塑造農遺去九宮格共享空間良品 壯大農遺經濟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朱海洋 實習生 沙宇哲)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賀信精神,在賀信發表3周年之際,7月19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小樹屋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聯合主辦了一場“浙江農遺走進非遺館——農遺良品推介活動”。據悉,該活動以“千年農遺傳薪火,臻選良品潤生活”為主題,旨共享會議室在深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賦能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

浙江是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多年來始終牢記囑托,不斷活化農遺記憶、塑造農遺良品、壯大農遺經濟。目前,全省已擁有6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量居全國第一,同時還挖掘了205項省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構建起“省級—全國—全球”的農時租業文化遺產資源梯度培育體系。

作為今年新晉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德清淡水珍珠復合養殖系統是中國首個水產養殖領域的世界級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我與珍珠的緣分始于1967年,從最初的珍珠養殖到如今的深加工,一見證共享空間都與這顆‘東方瑰寶’緊密相連。”會上,德清珍珠農遺傳承人、歐詩漫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沈志榮深情地講述了系統核心價值與守護故事舞蹈教室。據介紹,目前在湖州德清縣,珍珠深加工總量年均100噸,占全國淡水珍珠總產量的10%,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淡水珍珠深加工基地,帶動就業人員近兩萬人。

當天,“詩畫浙江·農遺地圖”在現場正式亮相,農遺良品展示區域匯聚了來自省內各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的小班教學標志性優質農產品及關聯非遺產品,充分體現了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呈現出一場融合傳統匠心與現代生活的農遺盛宴。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